发展规划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高教信息>>正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坚持育人为本
2017-05-26 16:35   审核人:   (点击: )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也是思想创造的度量衡。在我国,高校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也是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路大军之一,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  

   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这些要求,指明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责任,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切实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把立德树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和学院建设的根本。  

   哲学社会科学是以研究社会和人类思想活动及其社会化产物为对象的,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进步、精神素质提升紧密相关。自从社会科学出现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人类便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抽象概括和哲学升华,获得了坚实有力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工具,大大提升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中的原因是,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为人们认识社会并从事社会实践服务的,它直接提供关于世界、社会和人类活动及其发展的重要素材,提供思维、思想和思考工具,是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从主要内容看,哲学社会科学重在给人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多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展示对于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运动的丰富观念。由此,哲学社会科学往往与人的思想观念系统和精神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人的社会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和价值系统有着突出的影响。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思想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和政治素质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突出的作用。可以说,高校中开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及其教育教学,不仅是传递社会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塑造大学生价值体系和思维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价值观念和思想素质的主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本科院校几乎都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文科生也占了在校学生很大比例。这些学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后备军,如果在学生阶段没有学会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没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将来就难以担当重任。”显而易见,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塑造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就丧失了其根本使命,也就违反了其作为社会科学的内在规定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从育人的基本规定性出发,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从育人的根本要求和使命出发,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自然科学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并重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二者发展中可能有节奏上的轻重缓急,但绝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当前,在中国经济已经崛起、物质基础得到大尺度夯实的前提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显现出了知识聚集性、理论与应用的衔接性、创造对象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突出特征,它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因此,要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中的独特价值与现实意义,切实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做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    

   其次,切实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范围内话语权偏弱、议题设置能力偏低、学术创新空间狭窄,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集中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原创性和系统性专业性的问题。按此要求,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创造能够引领世界思想潮流和话语潮流的中国学术与中国学科,培养出具有引领未来能力、可担重任的中国人才。    

   再其次,努力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涵养人心、培育人格的功能。哲学社会科学来源于人的创造,也指向社会和人的发展。人心反映的是人的精神品质,人格代表的是人的思想境界。在涵养人心、培育人格上,没有任何学科可堪与哲学社会科学媲美。高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承担了不可推卸也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的学习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比单纯获得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则是获得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不应当把侧重点仅仅放在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上,而应当致力于发现并缔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锻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使命,才能真正服务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宇文利,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