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高教信息>>正文
行业大学“去行业化”倾向令人忧
2014-11-13 17:37   审核人:   (点击: )

 

行业大学“去行业化”倾向令人忧

刘云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1日   13 版)
CFP

印度将筹建首个铁道大学的启示

 

   今年9月,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将在印度建立铁道大学等领域开展合作。”对此,《印度快报》报道称,印度铁道部已经正式向总理府去函,表示正在研究中国的铁道院校,并且咨询了中国国家铁路局,要建设一所专门教授铁路方面课程的大学。中国教授铁路方面专业课程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目前拥有多所与铁路有关的高等院校。印度铁道部官员认为,在这方面学习中国的经验是个好办法。根据印中两国官员的会谈结果,该铁道大学在课程设置、管理等方面都将参照中国的相关做法。 

 

   铁道大学是非常典型的行业大学,中国高铁成就举世瞩目,与北交大、西南交大等行业大学培养的大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密不可分。印度非常羡慕中国的高铁成就,很想建设类似中国的高铁网。值得肯定的是,印度的做法很高明,发展本国高铁,人才培养先行,想通过建立一所专门培养铁道人才的行业大学来为本国培养大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 

 

   长期以来,行业大学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庆65周年之际,新华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在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中起领军作用的十位“国家工程师”的卓越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位“国家工程师”中竟有七位毕业于行业大学。足见行业大学教育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与特点。 

 

   我国行业大学的设置是从原苏联学来的,如今俄罗斯同中国一样,仍保留了不少行业大学。例如全世界仅有中、俄两国设有石油大学。而西方国家以综合性大学为主,行业大学不多。进入新世纪后,全球石油开采空前繁荣,西方跨国企业纷纷到中、俄两国石油大学来招人。但由于国籍、语言、毕业生数量有限等因素,中、俄两国数所石油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西方跨国企业需求。痛感于此,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石油天然气集团于2005年创建了GE油气大学,专门为GE培养对口技术人才。企业办大学已超出企业职责范围,还需投入大量人、财、物,GE虽然无奈,但也必须这么办,因为西方没有类似中俄的行业性质的石油大学。 

 

   可以说,无论是印度的做法,还是中国工程师的作为,还有美国GE的无奈之举,都反映出行业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与地位。 

 

行业大学“去行业化”倾向令人忧

 

   然而,中国行业大学的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80所大学更名,其中,行业大学是更名的“急先锋”。例如,原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原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原武汉钢铁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原包头钢铁学院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现在全国居然找不到一所以钢铁一词冠名的大学。原纺织工业部所属全国8大纺织院校在更名时已全部去掉纺织两字。原来全国带“矿”字头的大学有30多所,更名后均去“矿”字,仅有中国矿业大学硕果仅存。 

 

   过去考生和家长只需根据这些行业大学的校名就能看出其行业背景和专业设置特点,这就为他们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提供了很大方便,正所谓“闻其名知其人”。但以“去行业化”方式更名之后却让众多考生和家长找不到北,因为仅从校名上根本看不出其行业背景与专业设置特点,如考生想选报钢铁、釆矿、纺织类专业,得从全国数百家理工、科技乃至综合类院校中去寻找。 

 

   “去行业化”的更名不仅仅是给考生报考带来很大麻烦,更重要的是,大学校名关系大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前,中国有大批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面向行业、为行业服务的行业大学,如铁道类、石油类、冶金类、纺织类、机械类等行业院校,后来这些院校主管部委在机构改革中被裁撤合并,相关院校则被划归地方或教育部管理,于是不少行业院校通过更名方式淡化行业色彩,逐步“去行业化”,成为理工(科技)类大学,有一部分甚至成为文理工经管法样样俱全、同质化严重的综合性大学。但他们在教学科研上又竞争不过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如北大、清华),逐步丧失其行业特色与竞争优势。如果仔细分析行业大学“去行业化”带来的弊端,我们会发现这种“去行业化”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去行业化”的两大弊端不容忽视

 

   行业大学“去行业化”的第一个弊端是重通才、轻专才。 

 

   原来以工科院校为主的行业大学在更名转型中的共性做法是“压工扩文”,所谓“压工”是指过去依托行业、为行业服务的特色工科专业要么取消(如铸造与轴承),要么把原来几个相近的特色工科专业合并成一个宽口径的工科专业,而逐步丧失其专业设置的行业特色。其毕业生质量用四川谚语来说是“样样懂、门门瘟”(意为门门不精通),这令用人单位头疼不已。 

 

   在计划经济时期,像清华等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型大学与国务院各部委所属行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是有所区别的,前者侧重培养综合型、通用型人才,可称之为通才。例如,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的就是宽口径的机械专业通才,而部委所属化工、纺织、石油等行业院校的化工机械、纺织机械、石油机械等特色工科专业则是培养某个行业细分领域的机械专才。本来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化,既需要宽口径的工科通才,也需要以特色工科专业为代表的工科专才。但行业大学在更名转型为综合型大学后,不再去继续培养自己所擅长的特色工科专才,而是转为培养类似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宽口径的工科通才。问题是我们大学如果都一窝蜂地去培养宽口径工科通才,那又如何满足社会对工科专才即特色工科人才的巨大需求呢?社会对工科通才需求也是有一定限度,工科通才培养过多不利于学生就业。坦率地讲,行业大学尽管更名转型为所谓综合型大学,但其培养宽口径工科通才质量仍比不过清华等老牌综合型大学,同时,原来擅长的特色工科专业优势又没有发挥出来,可谓扬短避长,事倍功半。 

 

   行业大学“去行业化”的第二个弊端是盲目“压工扩文”导致“山寨版”文科生就业不畅。行业大学在更名转型过程中,在“压工”的同时大肆“扩文”,大量增设管、经、法等热门文科专业,以体现所谓综合型大学特征。尽管文科扩招相对容易,找几个老师和几间教室就可开班授课,但培养高质量文科生也需要有大师,也要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但过去以工科为主的行业大学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与外行办文科,其培养的文科生质量根本比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等老牌文科高校与北大等老牌综合性大学,同时也因在新设文科专业投入人、财、物过多,而使自己面向行业的传统优势专业即特色工科专业受到一定程度削弱,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可谓顾此失彼、两头落空。 

 

   现在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对由行业院校更名转型而来的理工(科技)类、综合类大学培养的文科生质量均深表疑虑,某所由地质学院转型而来的某理工大学新设影视表演专业招生规模居然比老牌的北影、中戏表演专业之和还要多,这在业内成为一个笑谈,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也就干脆把这类文科生视为“山寨版文科生”,招聘时一概拒绝。再加这些总体质量不高的“山寨版文科生”扩招过度,如潮水般拥入社会,其就业难度可想而知。而行业大学转型以后倍受歧视和压缩的传统特色工科专业就业形势这些年却一派大好,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些行业大学一窝蜂转变为所谓综合型大学未必是个正确的选择。 

 

行业大学更名转型仍应强化行业特色

 

   尽管中国已找不到冠名钢铁、纺织、煤炭的高校,仅剩下一个堪称“独生子”矿字头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在苦苦支撑,但相关行业在进入新世纪后却经历跃进式大发展,我国早已是全球纺织品生产与出口的头号大国,煤炭业、钢铁业发展均经历“黄金十年”,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7亿吨,粗钢产量达到7.8亿吨,煤、钢产量均占当年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但这些行业的通病是“大而不强”,今年以来,经济稍有减速,这些行业马上陷入严重的不景气状态,“钢材卖成白菜价”,相关企业亏损严重。 

 

   任何一个行业、企业“做大”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投入巨资即可,但要“做强”则离不开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问题是过去很多行业大学在转型时“去行业化”,忽视了与行业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技术人才培养速度无法赶上对口行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对口行业难以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行业大学是有一定责任的。现在,连印度都对中国行业大学成功经验青睐有加,想复制中国行业大学的模式,连GE都以“越俎代庖”方式去创办自己的石油大学,中国众多行业大学重新强化行业特色,加大对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也要势在必行。 

 

   重拾行业特色,对中国众多的行业大学而言不是回到只为对口行业服务的计划经济时代,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业突出(或一业为主)、多元发展。行业大学无论转型为理工(科技)类大学,还是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行业特色不能丢,与行业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应始终作为学校“主业”,学校教育资源的大头应向“主业”倾斜。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和增加一些与“主业”有关联、有社会需求的专业,而不是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增设与“主业”无关的文科专业,更不能反客为主,让与行业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退居其次,让与行业无关的大量新设专业唱主角,那就成了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校名反映了一个高校的特色与定位,笔者仍热切希望行业大学在转型后的校名确定上,仍可考虑在校名上冠以钢铁、纺织等行业名称,从而让自己牢记行业使命与重任,同时也方便考生报考,也许这个希望不一定得到认可,但还是希望。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