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高教信息>>正文
撰写自评报告有哪些注意点
2018-04-20 18:12   审核人:   (点击: )
 

    自评报告不是对“6+1”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的一一回答,这些只是一个“形”的东西,它的神在于“五个度”。而要回答五个度,一定要有事实、有依据,要自我举证、相互支撑,另外还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能自圆其说。

 

    审核评估是教育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审核评估过程中,高校自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学进行自评、撰写自评报告时应该避开哪些雷区?完成评估后,审核评估的哪些思路和精神仍然可供高校整改时参考?《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与同济大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李亚东教授进行了交流,李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观点,以供高校借鉴。

 

    《麦》:高校自评是审核评估的重要环节,关于自评报告的撰写和审定,哪些要点值得高校特别注意?

 

    李亚东:首先高校应该明确,自评报告和自评实际上是两回事,不要把自评报告跟自评混淆。自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长的可能一两年、三四年,短的至少也有三个月到半年,否则不叫自评。因为自评本身是一个自查自纠的过程,自评报告只是在整个自评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个报告,就相当于我们写论文最终呈现在书面上的成果,是你整个研究成果的最终展现。而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呈现之前,需要进行很多构思、研究,还需要不断调整。

    所以说,首先要告诉学校自评和自评报告是两回事,自评报告是自评过程最终结果的一种呈现,切不可把自评报告代替自评。正因为有的学校可能把自评报告取代了自评,所以他们把很多精力放在找一个班子专门来写自评报告,这不是在搞自评,这叫写自评报告。本来自评是所有人都要参与的一件事情,现在写自评报告变成了“写作班子”的事,做一些资料整理和文字润色美化。

    而且“写作班子”往往就是上面规定自评报告怎么写,他们就按照要求写,纯粹是为了写报告而写报告,而不是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梳理,也没有对照评估各方面的要求来查找学校存在的问题,检查自身的工作。另一方面,从参与度上看也不够,没有将大家发动起来查漏补缺,自查自纠。

    第二点,因为没有评估指标,学校在写自评报告时感觉很难把握。也有些学校还是按照过去那个思路写自评报告,以前按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这样去做,就像回答问题一样,问啥答啥,要啥给啥。这次评估没有了这些指标,但是有“6+1”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有的学校又按照要点一个一个地去回答。这次的审核评估方案我也参与了设置,我们当初的想法就是这次自评报告要求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但又不要求专家花时间去核实那些数字对不对。

    当然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这次有专门的数据分析报告,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更多地希望专家到现场做一些专业性的指导,而不是把时间花费在核实那些材料和数据。那么这样一来自评报告到底写到什么程度才合乎要求?我们当时提出来的要求就是“五个度”。

    从整个办学角度来讲,要看办学定位是不是适应社会需求,即社会需求适应度;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没有达成,即培养目标达成度;学校提出要培养这样的人,你是否有充足的资源或条件来支撑,即师资和条件支撑度;我们这次强调学校要建一套质量保证体系,所以学校不光要有质量保障体系,还必须要运行有效,即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校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发展,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人才服务的,所以说还需要有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我们当时提出审核评估过程中要用这“五个度”去把握,这就要求每个学校在写自评报告的时候要按照这“五个度”去考虑。在对学校的培训包括对专家的培训时,尽管我们讲得不少,但做的方面可能还不太到位,所以现在学校提交的自评报告,包括专家到现场评估的时候,虽然提了这个要求,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五个度”到底怎么去表现,怎么去落实,这是写自评报告当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这次审核评估每个学校都说“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这就是要求学校首先要把这个尺子的刻度在哪说清楚,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你是怎么提出这个定位的,依据是什么,也必须说明白。比方说办学定位的问题,不仅要告诉我你的定位是什么,还需要讲清这个定位是从哪来的,最后是怎么形成的。要说清“从哪来的”,学校需要说明自己做过的社会调查,包括本省“十三五”或者“十二五”整个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中涉及社会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是面向全国的大学,还需要了解全国的状况是怎样的。

    如果是单科或多科的院校,那么你瞄准的是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来设置这些学科和专业,这些行业的社会需求到底怎么样。不仅如此,你还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因为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是靠你一个学校去提供的。

    另外,学校在决策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民主决策?例如学校组织了一帮人去调研,调研回来后学校经过哪些层面的讨论?听取过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吗?收集过学校各学院方方面面的意见吗?有没有在校务会、党委会和教代会上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知道吗?这个定位最后得到大家认可了吗?这些都体现出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这些都是社会适应度里面需要学校去自我举证的。

    你如果能说清楚,那么我们就相信你,因为你经过了这么多程序,也发动了这么多人力进行讨论和确认。那么我们就认定这个适应度是基本适应的,或适应度很高。假如学校没有充分地去调研,决策是由校领导一拍板就决定了,我们调查发现学生和老师对本校的定位都说不上来,更不用说理解,那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从我所举的社会适应度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第一,你的定位从哪儿来,依据是什么;第二,你确定这个定位的过程是怎样的;第三,利益相关者是否认同。只有从这三个方面我们才可以判断办学定位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相应地,学校写自评报告时也要从这三个角度拿出大量的事实和依据,再下笔去写。

     同样的道理,学校在阐述培养目标达成度时,要说清本校总体的培养目标,各个学院各个专业是怎么落实的,包括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规格的认同度多高。在资源的支撑度方面,如果学校说自身是全国一流,那么你就要拿出“一流”的证据,比如重点专业、重点学科有几个?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如何?以此类推,关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度,需要说清学校有没有质量保障体系,这个质量保障体系是怎么运行的,等等;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又有哪些事实和数据可以进行说明?

    总的来说,自评报告不是对“6+1”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的一一回答,这些只是一个“形”的东西,它的神在于“五个度”。而要回答“五个度”,一定要有事实、有依据,要自我举证、相互支撑,另外还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能自圆其说。

    第三点,我们写自评报告时,特别注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自己的重点,包括最后那个特色项目。我们对自评报告有一个检验的标准,就是“画像要像”。假如把你这份自评报告中所有直接涉及学校符号的信息去掉,再给人家看,或者让自己看是像还是不像。如果各校写出来都一样,人家怎么说你也怎么说,就失去了自评报告的意义。

 

 

   《麦》: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理论下,审核评估的收尾并不意味着学校工作的结束。您是否可以为高校在“后审核评估时代”的可作可为提出建议?

    李亚东:我们审核评估提出的要求就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改进,所以每个学校第一要做的就是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去做一些问题的梳理,拿出整改方案,扎扎实实地把后续整改工作落实到位。相信这件事情是每个学校都会做的,问题不大。

    第二,我们这次审核评估有一个特别的形式,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评估后,希望高校真的按照审核评估的思路和精神,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到专业,再到课程和教学,认真梳理自己的一整套标准体系。另外,“五个度”也是我们这次核评估的一个“中国标准”的创新,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包括对办学模式上的一些改革的引导。所以这“五个度”不能说审核通过了就过了,学校需要静下心来按照这“五个度”好好进行梳理。

    第三,就是要把自我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当重点工作去抓。不是靠别人督促,也不需要靠外部来评估,真正将学校的自我质量保障和自我评估常态化。

    第四,根据我的判断,政府以后会给学校越来越大的办学自主权,那么以后的外部评估可能会越来越少地干预学校具体的办学行为,将重心转移到检查学校的自我质量保障的运行上。我们过去检查学校的方方面面,而将来这个工作由学校自己承担,外部评估的是大学的这一套自我质量保证体系及运行有效度,检查学校的日常监督和日常评估的一些结果。我们今后可能更关注学校是不是认认真真去做了这一套,以督促学校强化主体责任和质量自律,更好地进行自查自纠和持续改进,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质量和提升质量。

 

关闭窗口